首页 > 云南在线 > 资讯 > 正文

追梦乡村振兴:撒下科技的种子 在田野收获希望
发布时间:2021-06-16 17:07:54   来源:   

 

  6月,正是夏时雨季,“长征路、强国梦”党史大篷车驶进云南,穿过一阵暴雨,踏上元谋的热土。这里蕴育了东方的远古生命,创下了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的战略性胜利,并将这股顽强的生命力扎根泥土,绵延至今。

  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我国著名的“热坝”,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果蔬花卉在这里结出硕果。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和三军团一部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途经元谋,历时7天,行程300余华里,经过6个乡镇、115个村寨,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方针、路线和抗日主张,宣传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种。如今,元谋人民率先用科技为农业装上“智慧大脑”,在希望的田野上撒下科技的种子,期待着下一季的丰收。

  大数据中心变身“农业管家”

  走进元谋县农业大数据中心,三面高清大屏引人注目,土壤、气象、播种面积、绿色防控、批发价格等数据在屏幕上一一动态呈现。轻触屏幕,就能实时看到果蔬大棚内的状况,查看大棚内的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土壤温度、土壤温度等数据。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李绍云告诉我们,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通过大屏幕,他们就能在后台实现农用地信息化管理、种养殖过程监控、农资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机管理、农产品销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从育种、施肥到采摘、售卖,大数据中心全程提供数据分析和支持,变身“农业管家”,为农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李绍云介绍,元谋县富有“冬早蔬菜之乡”的美称,果蔬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常年种植的冬早蔬菜20多万亩,产量近70万吨,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及海外地区,果蔬产业已经成为元谋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厚积的种植历史并未让元谋人固步自封,他们开始向外寻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模式,用科技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智能化,为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2020年,元谋县以“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物联网+现代农业”“大数据+现代农业”“区块链+现代农业”“人工智能+现代农业”五大板块搭建起农业农村大数据一网云平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四大版块平台、11套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并整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物联网系统,建设覆盖3500亩果蔬物农业联网示范基地,安装了125个摄像头。”

  在大数据中心的后台,系统还分别从农户、客商、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角度分划了平台入口。如客商可通过“农业资源一张图”“农业产业一张图”全面了解元谋的土地、气候和市场资源,免去了跑腿的麻烦;农户可通过平台决定种植品种、咨询病虫害问题、掌握市场定价等信息;消费者通过平台可清楚了解到购买的蔬菜的生长周期、用过什么农药、具体负责人等数据。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让元谋县驶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除了农业大数据中心的试水,元谋县早前已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方面应用科技力量。

  农业发展提了速,农户腰包也鼓了起来。2020年,元谋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71元,比2015年增加5046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稳居全州第一。

  物联网让智慧农业“耳聪目明”

  在当地的育苗大棚内,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的改变。一边是常规的工厂化育苗大棚,六七名员工在大棚内来回穿梭,通过肉眼检查苗株生长是否整齐,为苗株配备营养液;另一边的大棚通过摄像头以及物联网系统,就可以准确获取苗株的生存环境及健康状态。

  云南思农育苗厂的技术负责人李朝沙解释,得益于元谋县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云南思农成为了智慧农业的试水企业。“政府掏腰包,在我们这处60亩大的育苗棚进行试点,在棚内安装了物联网监控系统。”

  前端的物联网摄像头和传感器充当了人类的“眼睛”,通过红外线等感应技术实时探测棚内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值,并实时传输到后台,工作人员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掌握棚内情况。放大画面,即使远在千里也能零距离观察苗株叶片。未来,按按手机,水肥一体浇灌及空气温湿度调节即可一键实现;当苗株的生长数值发生异常时,智慧农业系统还会进行调整,实现自动化控制。

  目前,元谋县已在多家企业试点智慧农业系统,并正逐步推广智慧农业的应用。未来,元谋县还将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高新区为引领,加快推进冬早蔬菜产业园、热带水果产业园、种业产业园、花卉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中园”建设,让科技真正成为辅助元谋县“三农”工作的“助推器”和“倍增器”,在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的建设道路上,打造出“元谋样板”。